猜你喜欢
他叫宋国胜,目前是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自 2018 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束博后研究,便回到国内任教。来到湖南之后,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项目,并获得 2021 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称号。
图 | 该团队(来源:宋国胜)
让成像探针和疗效,建立可靠关系
据宋国胜介绍,凭借出色的非侵入性和实时量化性能,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在监测治疗方面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不能满足精确治疗的需要,许多研究也集中于优化目标成像对比度的效果。
靶向治疗剂的成像信号大多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将无创成像技术与治疗试剂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监测治疗过程本身,并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和个体调整治疗剂量。本次材料在 PA/MRI 信号变化与激光照射过程中的温度升高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该团队希望利用 PA(photoacoustic,光声)成像和 MRI 成像来监测该材料的转变过程,并预测其在体内光热治疗中的光热性能。通过无创成像探针评估癌症治疗的能力,进一步使用成像探针来了解肿瘤治疗部位的试剂、试剂浓度、精确的温度升高、或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建立成像探针与疗效之间的可靠关系,进一步癌症诊疗方面进行深入性应用探索。
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挖掘不同体系的探针在成像对比度上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生物模型上的应用,深入研究成像探针在疾病诊疗上的潜能,以寻找到最佳诊疗效果。宋国胜说:“事实上,我们已经的这部分工作正在进行,并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进展,我们还将继续调研在纳米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前景,未来将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
-End-
参考:1、Yudan Yang. et al. Degradable Magnetic Nanoplatform with Hydroxide Ions Triggered Photoacoustic, MR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for Precise Cancer Theranostic. Nano Letters.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