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11 月 06 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9 篇文献,关注:口腔菌群,古人,牙周病,炎症,肠癌放疗,克罗恩病,胃癌,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龋齿,纳米药物
Nature Outlook: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Nature——[49.962]
① 口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种类的组成及生物膜的物理结构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② 口腔中的一些微生物可维持宿主健康,使用非处方杀菌漱口水有时会适得其反;③ 传统认知:口腔致病菌是造成相应的口腔疾病的原因;④ 而口腔微生物组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转变会使某些细菌变为致病菌,从而导致口腔疾病;⑤ 口腔微生物的改变与其他疾病也相关,具有生物标志物的潜力;⑥ 口腔微生物组的研究将推动发展精准口腔疾病治疗。
【主编评语】
Nature Outlook近期发布了“口腔健康”专题。这篇文章介绍了关于口腔微生物组的主要研究进展,表明这些新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牙科疾病的机理,为研发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线索。(@mildbreeze)
【原文信息】
Oral microbiome findings challenge dentistry dogma
2021-10-27, doi: 10.1038/d41586-021-02920-w
Nature Outlook:研究古人的口腔菌群发现了什么?Nature——[49.962]
① 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古人牙菌斑的微生物DNA,可以研究古人的口腔微生物组;② 从古人的牙菌斑中还可以分析古人吃的食物颗粒,甚至还从中发现花粉等非食物成分;③ 对比古人、现代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口腔微生物组,鉴定出一个由十个属组成的共有的核心菌群,可能在构建生物膜中有主要作用;④ 不同于灵长类动物,人类口腔中有大量能消化淀粉的链球菌,这些口腔菌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尼安德特人,说明我们的祖先那时已在常规食用淀粉类食物。
【主编评语】
在这篇Nature Outlook“口腔健康”专题中的访谈文章中,哈佛大学的Christina Warinner介绍了如何研究古人的口腔微生物组,以及相关研究带来了哪些关于人类进化和健康的新知。(@mildbreeze)
【原文信息】
Lessons from the ancient oral microbiome
2021-10-27, doi: 10.1038/d41586-021-02921-9
Nature Outlook:口腔炎症如何成为燃烧健康的熊熊大火Nature——[49.962]
① 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风险;② 当口腔微生态失衡,口腔的慢性炎症和持续感染可在骨髓免疫组细胞中建立免疫记忆,引起免疫系统对炎症和细菌信号的过度反应,促进疾病;③ 虽然口腔致病菌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不同疾病,但致病菌与炎症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更为关键;④ 初步研究表明,牙周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也有团队在开发旨在平息由牙周病诱发的过度炎症的药物。
【主编评语】
Nature Outlook在“口腔健康”专题中发表的这篇科普文章,阐释了牙周炎与多种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口腔微生物、过度炎症反应等在其中的作用,这些为通过治疗口腔来改善全身健康的干预方法提供了机会。(@mildbreeze)
【原文信息】
Homing in on an oral link to inflammatory disease
2021-10-27, doi: 10.1038/d41586-021-02918-4
崔明 樊赛军Cell子刊:口腔菌群可影响放疗治疗肠癌的效果和预后Cell Reports——[9.423]
① 在小鼠模型中,结直肠癌(CRC)的严重/进展程度与口腔菌群组成相关;② 口腔菌群移植实验表明,口腔菌群的组成可影响化疗对CRC和CRC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③ 口腔菌群的变化可影响CRC肿瘤部位(而非肿瘤周围组织)的菌群组成;④ 口腔中的具核梭杆菌可迁移到CRC肿瘤部位,对放疗的疗效和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而用甲硝唑治疗(杀死具核梭杆菌),可减轻口腔菌群诱导的CRC放疗抵抗;⑤ 口腔菌群也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影响辐射诱导的肠道损伤。
【主编评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的崔明、樊赛军与团队,近期在Cell Reports发表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如具核梭杆菌可以在结直肠癌(CRC)部位定植,并损害放疗治疗CRC和CRC肝转移的疗效和预后,可杀死具核梭杆菌的抗生素甲硝唑是潜在的CRC放疗增敏剂。(@mildbreeze)
【原文信息】
Oral microbiota affects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radio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mouse models
2021-10-26, doi: 10.1016/j.celrep.2021.109886
早期牙周炎与克罗恩病的恶化相关JCI insight——[8.315]
① 纳入60名IBD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进行12个月的随访;② IBD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口腔菌群的相似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提示IBD患者的口腔菌群的肠道定殖增加;③ 早期牙周炎并不会进一步增加口腔细菌的肠道定殖;④ 早期牙周炎也并未显著影响IBD患者的临床结局;⑤ 在随访期间,患有早期牙周炎的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增加,而无早期牙周炎的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降低或不变。
【主编评语】
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60名IBD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进行12个月随访,发现IBD患者的口腔菌群的肠道定殖显著增加,而早期牙周炎与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增加相关。(@szx)
【原文信息】
A potential pathogenic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Crohn's disease
2021-10-28, doi: 10.1172/jci.insight.148543
口腔菌群与胃癌风险的关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7.396]
① 纳入165名胃癌患者及323名匹配对照,分析确诊前的口腔菌群;② 总体的菌群丰富度与较低的胃癌风险相关;③ 鉴定出19个分类群、38个基因家族、6个通路与胃癌风险显著相关;④ 其中,粘液奈瑟球菌及Prevotella pleuritidis在胃癌患者的确诊前口腔菌群中富集,而口腔支原体及尤氏真杆菌在胃癌患者的确诊前口腔菌群中减少;⑤ 另外,己糖醇代谢相关的基因及通路与胃癌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主编评语】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165名胃癌患者及323名对照的确诊前口腔菌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口腔菌群的丰富度、组成及功能与胃癌风险相关。(@szx)
【原文信息】
Prospective Study of Oral Microbiome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Among Asian,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Populations
2021-10-18, doi: 10.1002/ijc.33847
陈峰 闫志敏: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的口腔菌群变化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5.293]
① 纳入12例健康人、12例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患者和2例治愈患者,对唾液微生物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② 患者与健康人的菌群组成显著不同,15种细菌在患者中富集,其中丰度最高的是胺胨罗斯氏菌和缓症链球菌;③ 网络分析表明,白色念珠菌与多种口腔细菌形成紧密联系,特别是与多种链球菌;④ 功能注释分析鉴定出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标记基因,患者菌群中富集的部分基因参与真核核糖体、假定的谷氨酰胺转运系统和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呼吸单元等。
【主编评语】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陈峰、闫志敏与团队的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了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患者的口腔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变化,提示口腔菌群或可作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靶标。(@mildbreeze)
【原文信息】
Or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Changes During Chronic Erythematous Candidiasis
2021-08-16, doi: 10.3389/fcimb.2021.691092
新型双功能纳米酶或可治疗龋齿Biomaterials——[12.479]
① 设计一种双功能纳米复合物系统,将葡萄糖氧化酶共价偶联到右旋糖酐包被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利用病理条件(高糖、低pH和高EPS)促进H2O2的产生,进而被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在酸性pH下转化为ROS;② 纳米复合物通过优先与病原体结合和原位ROS生成,选择性地杀死病原菌,而不影响口腔链球菌(共生菌);③ 与洗必泰相比,纳米复合物在不影响软组织和口腔-胃肠菌群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疗效,并调节口腔健康相关微生物的活动。
【主编评语】
人类龋齿是一种难治的生物膜相关疾病,由宿主牙齿上的微生物和膳食糖相互作用引起。共生细菌通过过氧化氢(H2O2)等生物活性产物帮助控制机会性病原体。然而,高糖消耗会破坏体内平衡,并促进病原体在酸性生物膜中的积累,从而导致蛀牙。Biomaterials近期发表的文章,设计出一种双功能纳米酶,通过病理条件下激活的可控方式,能精确地对生物膜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爱的抉择)
【原文信息】
Precision targeting of bacterial pathogen via bi-functional nanozyme activated by biofilm microenvironment
2020-11-27,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581
纳米氧化铁或可治疗人类龋齿Nano Letters——[11.189]
① 氧化铁纳米颗粒(FerIONP)通过过氧化氢的催化活性,靶向生物膜中的细菌病原体变异链球菌(一种致龋病原体),表现出强大的抗菌特异性,导致釉质脱矿显著减少;② 进一步分析发现,FerIONP通过葡聚糖结合机制优先与变异链球菌结合,并通过原位局部生成活性氧来选择性地杀死病原菌,而对共生链球菌无影响;③ 研究证明FerIONP可以通过简单的比色反应检测天然牙齿上的致病生物膜;④ 因此,FerIONP具有作为靶向抗感染纳米药物的治疗潜力。
【主编评语】
Nano Letter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缺铁症的纳米颗粒FerIONP,可通过偏好性结合生物膜中细菌病原体特异的葡聚糖,原位局部生成ROS,选择性杀死病原菌,治疗人类龋齿。FerIONP具有作为靶向抗感染纳米药物的治疗潜力。(@爱的抉择)
【原文信息】
Ferumoxytol Nanoparticles Target Biofilms Causing Tooth Decay in the Human Mouth
2021-10-25, doi: 10.1021/acs.nanolett.1c02702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十七小小(Yangxm),mildbreeze,szx,湖人总冠军,王新宇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05 | 今日Science:寄生虫感染,肠屏障失守,“英雄蛋白”出手!
11-03 | 重医团队再发力,深入揭示“抑郁猴”的肠道菌群特征
10-31 | 超加工食品“坏”在哪?Cell子刊凝练最新机制发现
10-30 | 今日Cell:肠道感染如何触发“肠神经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