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曾经被不少人奉为高端科技的量子产品,在被专家揭穿后一度销声匿迹,如今这类包着科学外衣的伪产品卷土重来,这次它们打着石墨烯的旗号开始招摇撞骗,国内消费者为何一次又一次为其买账呢?
量子骗局刚走,石墨烯骗局又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2019年前后,国内兴起了一股量子产品的销售购买热潮,不管是保温杯还是眼镜,甚至连饮用水都被打上了量子标签。
根据最近的调查数据得知,国内已经注册的石墨烯产品生产商,共计有5000家,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生产商的产品用量,几乎有99%都是级别较低的石墨粉,跟纯正的石墨烯材料相去甚远。
在2005年,国内的石墨烯市场规模约为6亿元,而到了2020年,已经突破了126亿元,不到6年的时间内,就猛涨了20倍,可见打着石墨烯名头的产品生产商已经在消费市场中尝到了较大的甜头。
对此国内中科院的学者欧阳明高给出了最专业的看法,欧阳教授以石墨烯电池为例,他表示,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中看到了所谓石墨烯电池充电几分钟就能够蓄满电,同时价格也不贵,那么这个商家一定属于诈骗。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不法商家正在打着各种科学的噱头来进行产品宣传,从之前的量子技术,到之后的石墨烯,如今元宇宙等理念都被各种别有用心的人拿来炒作,而多数的消费者却偏偏都愿意为其买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科学认知的匮乏。
未来想要杜绝这类产品的滋生,还是要从科学知识的推广上入手,从普通人的心理上解除对科学产品的盲目追求。
关于这些产品,大家有什么好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