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翠茹
科技创新大潮涌,千帆竞发勇者胜。
从高原医学、盐湖化工、高原生物、高原农畜牧到机械、水电……青海的科技事业历经了从无到有;而今,依靠科技创新,经过转型与蜕变,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的青海已今非昔比!
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2号EB炉外部形貌。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翠茹 摄
攻克关键技术,特色优势领域再发力
2021年,聚焦“四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省在特色优势领域及关键领域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
这一年,特色浆果集群异军突起,正演绎着向绿色要效益的新业态、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生态产业优势,助推青海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围绕高原特色植物资源,打造全产业链,创造最佳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全力做好研发,来做特、做精、做强、做大高原特色健康产业。”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解芳说,这是青海康普人的目标。
生物医药领域,藏药十一味维命胶囊治疗“索隆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研究取得成果;建立年产150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沙棘油生产线,开发发芽青稞系列产品6款;新建年产3000万袋菊粉颗粒剂(含粉剂)生产线和年产2000万片片剂生产线各1条,达到3000吨牦牛发酵乳生产能力,新增产值7172万元,实现利税1292万元,促进藏药产业发展。
盐湖化工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盐湖提锂排放母液镁、锂综合回收利用,建成3000吨/年碱式碳酸镁示范线。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的高纯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我省还突破了高纯氯化锂制备过程除硼关键技术。
新能源领域,采用产业化IBC工艺技术建成年产200MW的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改造建成年产3000吨N型单晶硅棒和2700吨单晶方锭生产线,实现产值2.59亿元。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破10MW级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设备的技术壁垒。开发多晶硅生长智能控制系统,建成1条多晶硅年产能达3000吨的智能生产线,实现电子2级以上硅料低消耗规模化生产。
特色农牧业领域,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建立青杂15号、13号油菜新品种有机种植基地1066公顷,建立马铃薯专用型品种原种生产基地53.8公顷,一级种生产基地317.3公顷,商品薯生产基地1866公顷,推进马铃薯产区向高海拔地区拓展。昆仑系列青稞品种平均亩产从164公斤提高到217公斤,青稞商品化率达83%以上。挖掘牦牛新资源或类群4个,玉树牦牛、扎什加羊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成功选育出的第二个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科技创新亮点频现,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产业瓶颈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项项关键突破,正是我省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从搭建科研平台到关键技术突破,我省不断攻克发展瓶颈,让诸多领域焕发新光彩。
站在新的起点,青海创新浪潮继续奔涌向前。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