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 阿里店铺 服务热线:18968044126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2021年度盘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巡礼(二)
2021年度盘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巡礼(二)
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2023-06-17 182
  • 收藏
  • 管理

    特别策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家高新区贯彻落实国务院7号文的第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国家高新区实地调研和考察,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成果转化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高新区柳工集团调研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他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中指出: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调研时指出: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一年,李克强总理也分别于2021年4月和6月,调研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和长春高新区摆渡创新工场,围绕国际合作、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卓有成效。深圳、青岛、安顺等地加强了对高新区的领导,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高新区主要领导,江阴高新区管理机构提升为副厅级。天津滨海高新区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实行“末位淘汰”等方式,让干部“能上能下、真上真下”成为常态,管理体制呈现新气象……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顶住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拼搏奋斗,在改革中探索与实践,在开放中学习与创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为此,本刊特推出以“2021年度盘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巡礼”为主题,从新闻报道的视角,对2021年国家高新区新闻大事件进行盘点,以发挥其聚民心、鼓人气的舆论导向作用;以样板示范视角,征集2021年国家高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产业链“补链强链”、开放创新、打造宜创宜业宜居科技新城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新区优秀稿件,进行全景式扫描,以求立体、多角度地呈现过去的一年中,各典型性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不俗成绩。

    昆山高新区

    此处乃“名山” 高新蕴“美玉”

    稀土大厦

    日前,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馨微电机)传出消息,2021年,江馨微电机生产了7000万颗高精度对焦马达,产值约1亿元,彻底打破了高精度对焦马达被TDK、阿尔卑斯、三星电机等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我们生产的马达,可实现手机视频影像直观真实、传播方便、实用立体的优点,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江馨微电机技术总监蔡锐林说。

    在稀土高新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共同发力,紧紧把控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自主创新和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产业化进程,使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度增长。高新区现已建成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多家稀土应用研究机构,累计建成稀土类企业研发中心30家、占全自治区研发中心的38%,稀土类重点实验室4家、占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80%,全面提升了稀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稀土之都”主力军的稀土高新区,找准发展定位,扛起责任担当,乘风起势,奋力鼎新,推动稀土产业转型跃上“高新”台阶,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微磁)年产5000吨快淬磁粉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00吨快淬磁粉、500吨注塑钕铁硼颗粒料、500吨注塑磁体生产车间正在加紧建设。“我们将建成粘结快淬磁粉、注塑颗粒、注塑磁体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科锐微磁总经理蔺继荣说。

    在年均实施30个以上稀土重点项目的项目建设热潮的带动下,稀土高新区具备了4万吨的稀土金属生产能力,拥有5万吨的磁性材料生产能力,构建了烧结磁体、粘结磁体和钐钴永磁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高新区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同时具备4万吨催化助剂、180万吨稀土合金生产能力,形成了“稀土原矿开采—选矿—冶炼—分离—功能材料—终端应用”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从采冶、加工到应用、研发、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了永磁、合金、催化、抛光、发光、颜料、陶瓷等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全覆盖。

    2021年,稀土高新区以“稀”为贵,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稀土产业,预计实现产值超200亿元,产业增速历年来最快。

    时间如流,创新不止。2021年,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故事在高新区不断演绎。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稀土钢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国内首台重型汽车大功率AT变速箱样机试制成功、世界最高场强0.7T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研制成功、国内首次利用3.6万吨垂直挤压机制备出大飞机发动机用关键材料、国内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内首个稀土纳米抛光液实验室及中试线投入使用……

    沧海竞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正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立足稀土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稀土产业和传统稀土企业,为稀土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李宝乐)

    宜昌高新区

    发起“春节攻势” 助力“宜昌速度”

    璧山高新区远眺

    2021年以来,璧山高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城都市区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挂牌成立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倾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创新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技术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目标为打造国家级先进数据中心,预计2022年3月建成投用。该项目将重点满足西部(重庆)科学城计算需求以及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计算需求,最大化发挥数字基础设施效益。

    总投资1亿元的空间太阳能实验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核心试验建设区综合实验楼的土建及安装工程等,该项目核心实验建设区33亩,主要用于开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前期演示验证;外围隔离区167亩,种植太空育种植物,开展相关科普教育、航天科技成果展览、太空旅游体验等拓展项目研究及产业化。

    2021年以来,璧山高新区狠抓项目招引落地,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大健康、集成电路设计与半导体制造、新材料及定制化工业消费品等产业集群,大力引进上中下游产业项目。引进嘉陵特装、恒渝电子等项目73个,总投资537.4亿元。开工中科曙光等项目31个,总投资207.1亿元,年产值233.4亿元。推进建设康佳光电产业园等项目103个,到位资金176亿元。投产金财互联等项目28个,总投资62.4亿元,年产值106.5亿元。达产龙润转向等项目33个。

    2021年6月18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141.55亿元,涉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

    “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璧山高质量发展的必选之路,关键在于积极发挥顶层设计功能,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方向,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璧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等到上述项目全部落地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璧山产业发展,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璧山高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势。高新区制定实施产业发展“群长制”“链长制”工作方案,围绕6大产业集群、20条产业链,绘制“群长制”“链长制”作战图,细化分解26项工作任务,推动产业发展。上云企业200家,新增升规企业30家、上市培育企业28家。全区分层培育大江动力等39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品正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小巨人”。

    如今的璧山高新区,一条条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科研院所争相落户,璧山高新区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文/璧山高新区管委会)

    安康高新区

    抓项目落地 助产业发展

    淮南高新区

    位于淮南高新区产业园一期的安徽灰熊视创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2019年,高新区与灰熊科技公司结缘,从考察、洽谈到签约落地历时仅仅12天,被企业称赞为“淮南速度”。

    2021年以来,淮南高新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皖北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及市委市政府“主攻山南”部署等市内外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提升设施配套,完善平台载体,创优涉企服务,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要引凤,先筑巢。高新区在产业园一期基础上,按照“建园、强链”思想,量身打造的47万平方米的淮南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投入使用,定向出台新型显示产业扶持政策,为产业链招商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招引企业呈井喷之势。目前,新型显示产业园已签约安徽壹芯科技等新型显示企业13家,总签约面积30多万平方米。

    近年来,高新区实施“2343”双创活力倍增工程,打造百万平米双创载体,建设一批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实施“才聚高新”重点计划,构建覆盖企业全周期的金融链,搭建科技服务大厦,积极承接苏浙粤产业转移,实施产城融合品质跃升工程,打造了“一带一核三区五园”空间格局。依托自身产业、平台优势,淮南高新区重点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更加精准高效。

    “在优化政策方面,我们出台了更加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显示产业若干政策。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一对一为入驻企业提供从洽谈签约到落地投产的一站式服务,重点解决企业在落户中遇到的‘用工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创新举措方面,与深圳市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达成战略合作,设立商显协会淮南分会,联合协会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努力将新型显示产业园打造为百亿级产业集群。”淮南高新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高新区正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产业为特色,以新能源、生命健康、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活力产业体系。园区现有产业资源丰富,包括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中国电科八所、盖天力医药、中车株洲电机、华云数据集团、深圳中银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向着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产城协调发展的一流高新区迈进。

    据统计,2021年,淮南高新区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86%;技改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1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2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58亿元,同比增长12%;进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58万美元。

    淮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聚焦“双招双引”,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全力以赴抓招商、推项目、促发展,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深化科研院所合作,抓好创新驱动发展、项目招引建设,多方式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高新区建设,全面推进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在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征程中贡献高新力量。

    (文/李东华 张 桃)

    芜湖高新区

    稳字当头 行稳致远

    芜湖高新区(弋江区)鸟瞰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芜湖高新区(弋江区)经济持续复苏并走向常态化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是弋江加速崛起、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战略机遇期。芜湖高新区(弋江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芜湖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稳步向好。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产业生态的构建。近年来,芜湖高新区(弋江区)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发展,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大数据及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夯实。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涌现,迸发出产业生态的叠加效应:全区的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突显,全面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重点核心企业支撑,创新创业环境为载体”的强大产业生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围绕老百姓关切的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也是全区经济工作的根本要义。人民城市建设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的芜湖指明了方向,积蓄了踔厉奋发的动能。为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芜湖高新区(弋江区)将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管理提质增效、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全面发力等方面持续推进。

    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深做实“1%工作法”,进一步降本增效,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发力,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据介绍,2021年全区各相关部门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产业政策,去年全年共兑付各类产业扶持资金12.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35万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建立高新区企业网格化包保帮扶机制,实现对中小微企业全覆盖。

    芜湖高新区(弋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工作的扎实高效运转,打造政府效能建设是关键一步。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紧抓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抓经济发展的眼界格局,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让各项工作“干得最快、干得更优”,为全区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支撑。

    (文/芜湖高新区(弋江区)管委会)

    保定高新区

    优秀孵化器数量占河北省1/3

    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

    河北省科技厅近日公布了2021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结果,保定国家高新区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优秀”评价,包括高新区创业中心自营的保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内之保定河大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三S科技孵化器等,优秀孵化器数量占全省1/3。

    据了解,河北省科技厅为加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孵化绩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于2020年首次组织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此次绩效评价按照最新的评价办法从服务能力、孵化绩效、可持续发展、社会贡献等多方面多指标进行考核。经过严格筛选,全省178家省级孵化器和291家省级众创空间中,共有15家孵化器和28家众创空间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近年来,保定高新区深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园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打造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公共资源共享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发展平台,推动园区创新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保定高新区仅创业中心新增入驻企业2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3家,其中省科小35家,国科小88家;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新增各类知识产权118项、累计达到951项。获得平台建设专项资金640万元,去年组织各类培训活动22场,接待各类参观活动30余次,助力企业对接各类投融贷资金共计6000万元。同时积极对接拓展国外优质项目与资本,与7家境外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强化政策引导,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支撑作用凸显。获批国家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园区试点,获得2013万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容毅通信获批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双创机制健全完善。年内投入科技创新券、双创大赛、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培育、专项创新活动等资金9400万元;连续举办四届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参赛项目228个,保定诺未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摘得桂冠,获“全国优秀企业”奖。创新超市功能日趋完善,20家服务机构入驻,全年汇聚科技成果2万余项,组织创新创业活动29场次。

    激情孵化梦想,创新成就未来。2022年,高新区将聚力孵化器等级提升,打造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制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评价机制,推动上档升级。以服务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打造融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辐射高地和创新要素赋能服务中心。

    (文/周亚梅 张 辉)

    江阴高新区

    十年磨剑 剑铸高新

    江阴高新区

    大江东去风潮涌,蟠龙山下铸辉煌。

    2021年,对于江阴高新区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江阴高新区喜迎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10周年。

    十年来,江阴高新区高举火炬旗帜,立志追高逐新,坚定不移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要求,积极探索县级市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新路径,努力构建发展特色、形成示范引领,获得国家级荣誉20多项,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十年奋进,综合实力“刷”新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中信泰富特钢成为无锡第二家营收超千亿元企业,以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为特色,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战略布局的“1 3 1”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形成,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位列全国第42位、县级国家高新区第1位。

    十年逐梦,创新动能攀新高。深入推进苏南自创区国家战略,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合作的“一主导产业一研究院”建成投用,北京、上海、深圳异地孵化器建成运营,获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引进诺奖得主研究院6家,成为全国闻名的诺奖高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分别提升至74%、55%,全国高新区排名第56位、全省国家高新区排名第10位。

    十年为民,百姓福祉迈新高。从就业到增收,从住房到出行,从教育到医疗,从生态到安全,按期完成每项民生实事,如期兑现每项利民政策,民生支出近百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倍,每一个生活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创业在这里的人,都能充分共享发展成果、切身感受民生温度。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重在开辟未来。对历史的最大致敬,就是书写更辉煌的历史;对未来的最好演绎,就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下一个十年,江阴高新区将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的目标定位,咬定“十年再造一个高新区”的目标追求,以更实举措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强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矢志打造实力一流的新兴产业集聚高地,深入推进产业强区主导战略,让传统产业成为涅墼之凤,让新兴产业成为参天之木,让未来产业成为发展之景,让发展支撑更强劲;矢志打造活力一流的科技驱动创新高地,聚焦苏南自创区建设,全面融入长三角科创一体化,加快构建以高质量科创企业、高层次科创平台、高水平科创人才为支撑的高新科创生态,早日冲进“全国40强”:矢志打造魅力一流的产城融合宜居高地,着眼“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加快城市更新,扮美园区形象,提升功能品质,让一座科技魂、国际范、现代化、山水韵的大美园区早日呈现。

    回首昨天,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国批”十年,既是江阴高新区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攀高望远、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在江阴国家高新区建区30周年之际,我们将翻篇归零再启航,重整行装再出发,一如既往奋发奋斗,续写高新区新的荣光。

    (文/江阴高新区管委会)

    策 划:本刊编辑部

    审 核 :项耀汉 张耕夫

    执 行:胡 兰 骆 娟 李 琳 方玉婵 胡 欢 王 婷 汤冬旸 折然君 张 彭 苏劲松

    地址:浙江杭州市拱墅区祥茂路6号香槟之约园D座313

    总机:0571-86091286

    客服电话:18968044126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智钛公众号 智钛小程序
    浙ICP备2022018566号-2 | 网站地图 | 地图导航 | 智钛净化 | 纳米材料 | 技术支持:脚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