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 阿里店铺 服务热线:18968044126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创新潮涌黄河口①|创新,激活东营发展澎湃动力
创新潮涌黄河口①|创新,激活东营发展澎湃动力
来源:海报东营 2022-11-30 280
  • 收藏
  • 管理

    【编者按】实干争春早,创新向未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东营市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虎力全开”奋勇争先。为展示各地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决心与干劲,大众网·海报新闻策划推出“创新潮涌黄河口”系列深度报道,聚焦东营市聚力创新发展的亮点举措。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文洁 东营报道

    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古今中外,创新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发展永恒的话题。

    今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抓好“十大创新”重点任务,坚决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东营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深化更深层次改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争创一流。

    环境创新增动力活力

    “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东营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只有保持经商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公平公正,才能推进企业投资自由化,实现创新氛围的进一步优化。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今年1月,山东津益恒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将绣有“服务高效为企业,不忘初心勇担当”的锦旗送到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大厅,表达对东营市再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流程,实施告知承诺制的认可。

    在创新优化服务,企业发展迈入“绿色通道”的同时,东营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行“双全双百”“跨省通办”……一直以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制度供给,实施流程再造,连续三年将“环境打造”列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举全市之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环境创新行远自迩,东营做的远不止于此。

    围绕打造 “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政务生态的目标,东营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组织实施了网上“一窗受理”、企业开办“秒批秒办”、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电子化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一网通办“信息化支撑”五大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办事服务水平。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万达广场,一楼大厅有一处特殊的办公地点——“政企合作便民服务站”,作为开发区首家“政企合作便民服务站”,它的启动无疑为大量的商户提供便利化办事平台。“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创新办事地点、流程,搭建政企合作关系,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商圈可找、商圈就办’”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服务部工作人员王晶说道。

    聚焦环境优化,东营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编制完成《东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东营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了行动路线图。围绕激发全社会创新积极性,强化创新活动管理,先后印发实施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人才引育环境进一步优化。研究起草《东营市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指引》,积极探索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外国高端人才补助实施细则》,落实人才补助经费7.2万元。加强人才成效考核指标推进,全市“人才作用发挥成效”指标纳入监测企业平均利税率达26.5%,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成果转化渠道进一步拓展。累计搜集整理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1000余项,通过成果发布会等形式向企业发布。全市企业分别累计获国家、省科技奖励3项、10项,华泰集团连续两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组织举办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第二届“创业东营·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二届油地校融合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赛事,一批人才、项目落户东营。

    ——科技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出台《东营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单户企业科技贷余额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和水平;全年为77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01笔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贷款共计4.6亿元。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举措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利器,环境创新下催生的创新“产品”正借着政策东风,一路勇毅笃行。

    创新驱动赋能发展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发挥创新驱动赋能城市发展优势,东营深知,平台、主体、人才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初春的东营,万物萌动、草木吐翠,坐落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悦来湖科教产业园亦是一番勃勃生机模样。OVU创客星东营站运营经理石硕峰奔忙在各大企业之间,为新一批的创业者提供指导帮助。“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新的征程,都有新的理念。”汇聚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搭建青年创业者交流互动平台,石硕峰告诉记者,悦来湖科教产业园越来越成为青年人造梦的摇篮。

    东营高新区高新区致力于推动园区绿色化发展,摘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及资源共享,助力科技成果在东营落地……一直以来,东营市持续聚焦“智慧、生态、宜居、人文”发展定位,厚植平台沃土,集聚创新要素,一批又一批创新企业平台在这里实现孵化破壳、凤凰涅槃。

    东营市东营区永利精工加工车间,一件件打包好的特殊螺纹正批量打包准备发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作为东营市东营区一家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创新技术方法,先后获得国内外知名企业特殊螺纹授权20余个系列,专利3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通过了CNAS、API 5CT、ISO9001/14001/45001/HSE等认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质产品。

    近年来,东营市启动实施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创新主体愈发壮大。大规模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离岸研发中心;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瞪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紧紧围绕“5 2 2”产业体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作为创新驱动中的关键一环,东营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这一道理。去年以来,全市不断优化完善引才、用才、留才机制,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成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2人、省级人才145人,创新能力指数居国家创新型城市地级市第23位。

    大河大海,波澜壮阔。全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创新经济,自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生态,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绿色生态创新稳步推进。

    创新,如今已成为激活东营发展的澎湃动力。

    地址:浙江杭州市拱墅区祥茂路6号香槟之约园D座313

    总机:0571-86091286

    客服电话:18968044126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智钛公众号 智钛小程序
    浙ICP备2022018566号-2 | 网站地图 | 地图导航 | 智钛净化 | 纳米材料 | 技术支持:脚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