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在许多人眼中,他阳光帅气,年轻有为,敢为人先:20岁刚出头就穿梭于工厂与学校之间,埋头钻研污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工作;博士还没毕业就参与创办公司;31岁便成为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就是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潘丙才。
20世纪90年代末,谈到化学生产,人人畏惧,国内掀起了一股环保热潮--凡是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都会被要求关闭生产。1997年,潘丙才本科毕业,成为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我国水处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张全兴院士。
“我在想如何才能让企业达标排水,既保持自身的生产力,又不污染水源。化工污水看起来五颜六色,充满视觉效应。大家都知道被污染的水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大影响,可是许多人不知道,如果能够回收这些污染物,它们也能变成宝贵的资源,可以再利用,从而造福人类。”在导师的指导下,潘丙才按照“分离回收污染物”的思路,将高分子材料创造性地应用到了化工环保领域。
针对化工污水处理,潘丙才研究利用树脂快速处理深度有机污染物,围绕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方向,较为系统地解析了树脂吸附材料高效分离净化有机毒物的性能与作用机制。作为主要发明人,他“一口气”发明了10多项以树脂吸附为核心的有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受到环保部门的肯定,也受到企业的欢迎。这些发明也很快投入产业化推广应用。
当潘丙才还是个小伙时,就特别有“产业化”头脑。
刚做水处理研究那会儿,他频繁跟随导师张全兴进企业、下工地,“那时,我经常去一些工厂做污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工作,从设计、安装、施工、运营甚至到参加前期谈判,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潘丙才说到当初的经历感慨良多。
也正是有了这些经验积累,所以带着技术和产权创业,对潘丙才来说就有了别人不具备的基础。2001年,博士还没有毕业,潘丙才就开始参与创办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当初,导师张全兴提出“技术入股”的观念,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也正是有了一大群有技术、有本事、有担当的创业团队,投资方被深深打动,同时对他们的核心技术高分子材料水处理充满信心,所以当别人都为创业启动资金愁眉不展的时候,他们的公司却成功融到第一笔资金1200万元。
有导师的统领,有团队的支撑,有资金的基础,潘丙才感到平台的宽广,也深感责任的重大。所以,公司运转起来后,他就开始了白天黑夜连轴转的日子。潘丙才兼任公司市场部经理,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回家挑灯夜战做学问,一天常常只睡四五个小时。
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苏州的一个生产染料中间体的企业,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旁。因为废水难处理,企业几度走到死亡的边缘。潘丙才和团队人员根据企业情况,研发了一套先进的水处理装置。冒着近40℃的高温,他与工人一样,光着膀子在现场干活,指导安装设备,帮助企业成功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这项技术现已成功转让给8家企业,国内市场覆盖率达90%以上。
2005年以后,随着对水中污染物深度处理的需要,潘丙才开始涉足以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深度水处理资源回用领域。“污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氮、磷、砷、氟等含量非常小,但是毒性很大,我们设想用纳米材料将其吸附。但纳米材料应用起来难度大,一方面放入水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分离,另一方面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发生团聚。”
最终,潘丙才和团队将纳米颗粒放进一个稳定的骨架里,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形象地解释:“这个骨架就像一个球形的笼子,笼子里有很多小房子,可以让纳米颗粒跑不出来,也不能聚合。”他们还为纳米材料加上电荷,污水在装置中仅停留2~3分钟,微量污染物就能够被快速捕捉并处理。仅针对此方面的研究,潘丙才就获得了23项发明专利,建成了一条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与推广的完整创新链。
科研攻关的锐气永不减退,创新应用的步伐永不停歇。潘丙才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2008年,以纳米氧化铁复合材料深度处理砷污染地下水技术,为山西平遥杜家庄乡3000多人提供了安全的饮用水;2011年,用纳米复合材料建成日处理量800吨的电子电镀生产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业化设施;2012年,国内最大的笔电线路板企业采用同类技术建成年处理230万吨废水的工程装置。由于这些成果的取得,潘丙才教授主持获得了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该年度最为年轻的国家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他主持开发的纳米材料深度除磷技术参加全球最大的水处理挑战赛George Barley Water Prize,从208支国际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方案赛的前10名并在中试赛中获得亚军。
谈到未来的发展,潘丙才很有信心。他说,当下环境保护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能够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改善环境和生态,为人们带来碧水蓝天,他感到很自豪,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江苏,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
来源:江苏科技报 记者:夏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