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 阿里店铺 服务热线:18968044126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致癌、损害脑细胞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致癌、损害脑细胞
来源:空气治理研究所 2022-10-17 204
  • 收藏
  • 管理

    市场用于除甲醛的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致癌、损害脑细胞,且污染环境。

    2020年。2月18日,欧盟委员会根据2017年的一份提案,最终将可吸入二氧化钛(TiO)列入二类可疑致癌物。

    以下是欧盟的法规原文。

    含有大于等于1%二氧化钛粉,且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液体混合物,需要在标签上增加警示标识:“注意 可吸入性的有害微滴会在喷洒时形成,请勿吸入喷雾或薄雾”,对于含有大于等于1%二氧化钛粉的固体混合物,则要求标注:(注意 可吸入性的有害粉尘会在使用中形成,请勿吸入粉尘)。

    纳米二氧化钛TiO(光触媒)除甲醛对人体危害极大

    美国环境保护局的科学家在2006年研究发现,颗粒极其微细的纳米二氧化钛TiO(光触媒)粒子有可能使脑细胞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对生物组织的影响,评估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威胁。

    纳米二氧化钛TiO有着抗菌、光催化、抗紫外线等特性,广泛用于制造抗菌材料和防晒化妆品等多种产品,但它对生物组织有何影响,此前人们还知之甚少。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006年6月15日报道,研究人员将小鼠脑部的小胶质细胞浸在含有微量纳米二氧化钛TiO的溶液里,小胶质细胞是保护脑部免受病毒或外来化学物质侵害的细胞。实验发现,小胶质细胞吸收了二氧化钛TiO微粒,并连续两小时释放出含氧活性分子。这些分子并未损害小胶质细胞,但长期接触这类分子将使神经受损。

    以上文章【来源:新华网】

    中国学者揭示:纳米二氧化钛TiO(光触媒)材料可致潜在环境污染

    中新社合肥2013年8月4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4日从中科大采访获悉,该校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钛TiO可转化为硝酸盐,可能导致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汉青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证明大气中丰富的氮气和氧气可以在纳米二氧化钛TiO表面通过光催化反应形成硝酸盐,并结合理论计算和分析阐明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发现过量硝酸盐排放到水体中会对人体产生毒害,如导致儿童的“蓝色婴儿综合症”,也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的爆发,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研究者院士杰、陈洁洁介绍,二氧化钛光TiO催化形成硝酸盐这一光催化反应的发现提醒人们可能低估了大量使用纳米二氧化钛TiO的潜在环境风险。该化学反应一方面可能加剧日趋严重的氮污染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条件温和且成本低廉的硝酸盐生产新方法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光触媒除甲醛不光效果微乎其微,且会造成身体损伤,得不偿失。

    地址:浙江杭州市拱墅区祥茂路6号香槟之约园D座313

    总机:0571-86091286

    客服电话:18968044126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智钛公众号 智钛小程序
    浙ICP备2022018566号-2 | 网站地图 | 地图导航 | 智钛净化 | 纳米材料 | 技术支持:脚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