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户外服装是非常特殊的一类服装,它能够适应全天候的户外环境,登山、徒步、穿越、郊游时的特殊环境,那么户外服装的功能性指标有哪些呢?
衣服
任何物体相互摩擦都可能产生静电,但是只有干燥的绝缘物体才会把静电积累起来造成危害。因此最好的抗静电织物当然是天然纤维织成的,但是如前所述,纯天然纤维难以胜任户外运动的特殊要求,而且即使是天然纤维,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下也会因为缺乏水分子而产生静电现象。织物的抗静电整理途径主要有两点:一是干脆在织物中织入金属丝,做成导电织物(同时也是电磁波屏蔽织物和防辐射织物),把摩擦产生的静电及时传导逸散到外界去。但是这种织物不适合运动服装使用,主要是柔软性不好,不够舒适。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嵌段聚醚、聚丙烯酸酯等具有吸湿作用的抗静电剂,给织物表面涂布一层可以吸附水分子的化学薄膜,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导电水膜,将静电传导逸散。
衣服
防水透湿性
运动会散发大量的汗液,而户外又难免遭遇风雨,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既要能防雨雪浸湿,又要能及时把身体散发出的汗液排放出去。幸好人体散发出的是单分子状态的水蒸汽、而雨雪则是聚集状态的液态水滴,它们的体积大小相差甚远。此外,液体的水有一种被称为表面张力的特性,也就是聚拢自身体积的特性,我们在荷叶上看到的水是呈颗粒状的水珠而不是平铺开的水渍,这是因为荷叶表面有一层附有蜡质的茸毛组织,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无法在这层蜡质茸毛上扩散和渗透。如果你把一滴洗涤剂或洗衣粉溶入水珠,由于洗涤剂能够大大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水珠就会立即解体散开平铺在荷叶上。防水透湿服装就是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特性,在织物上涂布一层PTFE(与“耐腐蚀纤维之王”的聚四氟乙烯PTFE的化学成分相同而物理结构不同)的增强织物表面张力的化学涂层,使水珠尽量收紧而不能散开、浸润织物表面,从而无法透过织物组织上的孔隙。同时这种涂层又是多孔性的,单分子状态的水蒸气可以顺利透过纤维间的毛细管孔道散发到织物表面。
衣服
除了从纤维和涂层上想办法之外,在织物结构上也可以尽量做到吸湿排汗。比如采用双层组织结构,贴身的内层用疏水性纤维,而外层用亲水性纤维,这样汗液就能依靠毛细管作用,从皮肤上转移到内层纤维上,再由于外层亲水性纤维与水分子的结合力强于内层疏水性纤维,水分子又再次从织物的内层转移到外层,最后散发到大气中去。
衣服
抗菌防臭性
由于运动的特点造成汗液、皮脂腺大量分泌。而户外条件又不可能常换衣服,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微生物也就大量繁殖,导致人身上散发出不雅的气味并引发瘙痒感。因此正规的户外运动服装都是经过抗菌防臭化学整理的。整理的途径一般是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机季胺型、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或银、铜等重金属离子通过树脂和交链剂固定在纤维上,使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当然,选择杀菌剂的一个重要原则肯定是无毒或低毒,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近年来日本在天然抗菌整理剂的研究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采用芦荟、艾叶、桉叶、玫瑰花等具有杀菌作用的芳香油提取物,将其包覆在多孔性有机微胶囊或多孔性陶瓷粉末中附着在织物上,并加以树脂交联固定,通过摩擦、积压等机械作用缓慢释放出杀菌剂以达到耐久抗菌整理的目的。
衣服
这一类天然抗菌剂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应该是抗菌整理的发展方向。不过由于固定抗菌剂的手段目前很有限,因此抗菌剂的耐洗性不够好,每洗涤一次抗菌性能就下降一些,一般几十次之后就完全消失。
衣服
美国道康宁AEGIS防霉抗菌剂采用分子键结的方式将十八个长碳链均匀的分布在织物表面,与织物纤维结合为一体,之后依靠物理作用进行杀菌,而不同于其他通过化学作用进行杀菌,以达到永久抗菌的效果。
衣服
防污和易祛污性
户外运动经常行走穿梭在泥泞潮湿的山野林间,衣服擦脏是难免的事,这就要求服装外表要尽量不容易被污渍所沾污,而一旦被沾污之后又要易于洗涤去除。改变纤维的表面性能,大幅度提高了织物的表面张力,使油污和其他污渍难以渗透到织物内部去,轻微的污渍用湿布揩擦即可除去,较重的污渍也易于清洗。而防污整理不仅能够防止油污的污染,还同时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一般被称为“三防整理”(拒水、拒油、防污),属于比较实用有效的高级化学整理手段,常用在服装外层和背包、鞋子、帐篷的面料整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