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持续提高,传统的石墨材料已经无法满足高比能电池的需求,Si材料理论容量可达4200mAh/g(Li4.4Si),嵌锂电压与石墨材料接近,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Si负极在嵌锂后体积膨胀高达300%以上,这不仅仅会造成Si颗粒自身的粉化与破碎,还会破坏电极的结构,导致活性物质剥落,同时反复的体积膨胀还会造成电极的导电网络的破坏,引起部分活性物质无法参与充放电反应,同时巨大的体积膨胀还会造成负极SEI膜的破坏和再生长,这都会导致Si负极的循环性能远远不如石墨材料。因此Si负极的应用需要从两大方面着手:1)做好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体积膨胀导致的活性物质损失;2)改善SEI膜的结构稳定性,减少电解液的分解和活性Li的消耗。
德国莱布尼茨固态与材料研究所(IFW)的Tony Jaumann(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人对FEC添加剂、CMC/SBR和PAA粘结剂对纳米级Si材料的SEI膜的形成与性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FEC后Si负极表面形成的SEI膜更薄,Si负极的循环性能也更好。粘结剂对于SEI膜也有一定的影响,采用PAA粘结剂的Si负极循环后表面的SEI膜要更厚,但是SEI膜的成分没有大的变化。
SEI膜的稳定性对于Si负极而言至关重要,而电解液添加剂是提高SEI膜稳定性的关键,众多的研究都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FEC能够显著的改善Si负极的循环性能,这主要因为FEC添加剂能够优化SEI膜的结构和成分。通常我们认为电解液是影响SEI膜的唯一因素,但是实际上在Si负极中粘结剂中含有一些官能团(例如RCOOH)能够与Si负极的表面发生作用,从而改变Si负极表面的一些电化学特性,因此也会对Si负极SEI膜的成分和结构产生影响。
实验中Tony Jaumann研究分析了FEC添加剂,以及CMC/SBR和PAA两种粘结剂对于纳米级Si负极(5nm)循环性能、SEI膜的结构和成分等的影响。纳米级的Si颗粒由于比表面积比较大,因此在空气环境中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因此在CMC/SBR体系和PPA体系两种浆料制备的过程中纳米Si颗粒的表面特性可能会发生改变。从下图b的XPS分析结果可以看到Si 2p图中在99.9eV和104eV处我们能够观察到两个峰值,这两个峰分别代表Si和SiO2,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Si的一些亚氧化物,这表明实验中无论是采用CMC/SBR粘结剂还是PAA粘结剂在电极制备过程中都会导致纳米Si的表面氧化。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由于粘结剂中含有一些官能团能够于Si负极发生作用,改变Si负极的表面特性,从而对SEI膜的形成产生影响,在这里Tony Jaumann也对比了CMC/SBR和PAA两种粘结剂对于Si负极SEI膜的影响。从下表中我们能够注意到在PAA粘结剂中Si元素含量明显低于CMC/SBR粘结剂,但是C元素的含量却明显增高,这都表明在PAA粘结剂中Si负极表面形成了更厚的SEI膜,但是粘结剂不会对负极SEI膜的成分、种类产生大的改变。
Tony Jaumann的工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FEC能够显著的提升Si负极的循环性能,这主要是因为FEC添加剂能够帮助形成更薄、更稳定的SEI膜,避免SEI膜在循环过程中持续的生长。粘结剂的选择对SEI膜的生长又一定的影响,例如PAA粘结剂中会形成更厚的SEI膜,但是粘结剂的选择不会对SEI膜的结构和成分产生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参考以下文献,文章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和评论,以及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SEI-componentformation on sub 5 nm sized silicon nanoparticles in Li-ion batteries: the roleof electrode preparation, FEC addition and binders, Phys.Chem.Chem.Phys., 2015, 17, 24956,Tony Jaumann, Juan Balach, Markus Klose, Steffen Oswald, UlrikeLangklotz, Alexander Michaelis, Ju ̈rgen Eckert and Lars Giebeler
如需下载原文,请在公众号下回复“纳米Si负极”,即可获得论文原文下载链接及提取码
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搜索微信号“Newenergy-Leader”)
本号也已同时入驻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搜狐号、一点号等多个媒体平台。欢迎前来洽谈合作,具体合作内容,欢迎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工作人员微信沟通。